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中俄的视角”圆桌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20 来源:
  

在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框架下,10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在北京友谊宾馆成功举办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中俄的视角”圆桌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能源系统研究所、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等高校、科研智库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会,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副校长叶夫根尼·弗拉索夫、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王耀华分别致开幕辞。

2.jpg

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中俄的视角”圆桌会议是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召开之际举办的。当前,国际能源市场正经历历史性和结构性的变化。人们对能源安全的认知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低碳转型成为全球趋势,对于各国的能源安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网能源院特聘专家王能全,全球能源安全论坛主席刘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瓦列里·萨雷京,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专委会秘书长王卫权,中国人民大学潘冬阳,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谢尔古宁,俄罗斯科学院普森科娃和波波夫等专家分别就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概念、双方在能源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化解防范能源转型的风险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研讨。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和生产国,“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在过去十年间成效非凡。俄罗斯是传统的能源生产国,近年来在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和低碳技术发展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中俄两国在绿色理念方面既存在共通之处,也存在因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对外关系等影响下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中俄间持续多年的能源合作在传统能源方面已取得成就,绿色低碳能源和技术的合作正在逐步增加。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化下,绿色低碳合作可以为未来两国能源合作的创造新路径,进一步夯实既有的合作成果。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执行院长许勤华对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中俄的视角”圆桌会议做了总结发言,并就务实开展能源转型及深化中俄能源合作提出建议,双方应在能源安全的定义方面继续在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开展研究,针对能源转型是颠覆性还是创新性以及在不同时期能源转型先进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的顺位如何也需双方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