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学术动态 | 基里尔·鲁德等:欧亚地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因素、风险和中国机遇
内容摘要:本文以2020—2024年欧亚地区20个国家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影响区域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研投入水平。通过分别对白俄罗斯119名和530名受访者开展的两次社会调查,我们对2040年之前的国家风险进行了系统排序,涵盖调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和生态风险,其中调控风险被认为是最易发生的。此外,我们依据8项政治、经济和技术指标,对欧亚地区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对中国的商业吸引力进行了综合排名,结果显示爱沙尼亚位居榜首。研究指出,欧亚地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准备情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作用有限,私营部门更倾向于依靠自身力量发展人工智能。同时,欧亚地区各国政府在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时存在目标不明确、执行期限不合理、缺乏金融机制等问题。尽管如此,欧亚地区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目标与风险为中国提供了诸多机遇,包括地缘政治分组、行业专业化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阶段性投资机会。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欧亚地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视角具有明显的国家和地区特色,中国在该地区的人工智能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欧亚地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
作者介绍:基里尔·鲁德,白俄罗斯国立大学;陈胜男,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文章来源:《俄罗斯研究》
引用格式:基里尔·鲁德,陈胜男.欧亚地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因素、风险和中国机遇[J].俄罗斯研究,2025,(01):5-23.
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01月25日。研究院旨在研究新时代亚欧地区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特色亚欧研究学科建设,打造全国及全球欧亚-亚欧研究学术共同体,构建跨学科学术研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应有贡献。研究院挂靠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现任执行院长为许勤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