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 欧亚观察

亚欧观察 | 第三十五期

发布时间:2025-04-0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
  

1.美俄关于黑海航行安全与制裁问题的谈判成果

据塔斯社3月25日报道,美俄于利雅得举行的专家组会议上就黑海安全航行和防止商船用于军事目的等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的详细内容已在克里姆林宫网站上发布的文件中公布。美方承诺帮助莫斯科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的世界市场准入。相关协议将在取消对俄农产品出口和运输部门的一系列制裁限制后生效。双方还就俄乌临时禁止打击的能源设施清单达成了一致。塔斯社从克里姆林宫和白宫的声明中整理了以下要点:①黑海航运美俄双方同意落实黑海倡议,包括确保黑海航行的安全、杜绝在黑海使用武力,并避免将商船用于军事用途。②农产品出口据克里姆林宫称,美国将协助恢复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出口的全球市场准入,包括降低海上运输保险的费用,以及扩大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交易的港口和支付系统的使用权限。③解除制裁的前提条件据俄罗斯总统新闻处信息,解除制裁的前提是取消对俄罗斯农业银行及其他参与国际粮食和化肥贸易的金融机构的制裁,使其能够接入SWIFT系统,开设必要的代理账户。还必须取消对粮食和化肥生产和出口企业以及从事此类货物运输的保险公司的贸易融资交易限制;必须解除对从事粮食和化肥贸易的船只在港口的服务限制。最后,取消对向俄提供农业机械及其他用于粮食和化肥生产的商品的限制。④禁止打击能源设施俄美同意采取措施,落实两国总统达成的自2025年3月18日起30天内禁止对俄乌能源设施进行打击的协议。如果一方不遵守,协议则有可能延长或自动失效。克里姆林宫公布了这一禁令适用的俄乌能源设施清单,包括:炼油厂、油气管道、核电站、发电及输电基础设施等。⑤和平解决冲突根据克里姆林宫的消息,美俄欢迎第三国为支持能源与航运协议的落实所提供的“善意服务”,并表示将继续为实现持久的和平而努力。白宫则表示,美国将继续推动与俄罗斯的谈判,以根据利雅得达成的协议为和平解决冲突提供支持。此次磋商的成果标志着美俄在黑海航行安全与能源设施保护领域中取得了重要的外交进展。

https://tass.ru/mezhdunarodnaya-panorama/23499479?ysclid=m8pj9vxmjc114623742

2.哈萨克斯坦将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据哈萨克斯坦卫星通讯社报道,根据欧亚开发银行的预测,哈萨克斯坦将在2028-2029年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一变化将为哈国带来新的机遇。欧亚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叶甫盖尼·维诺库罗夫表示:“新的机遇包括进一步提升投资吸引力、增强经济韧性以及获得更廉价的融资渠道。此外,这一转变将伴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国际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开发以及体制改革将成为优先发展领域。”欧亚开发银行还指出哈萨克斯坦经济在过去30年中取得的显著进步,具体包括:人均GDP增长超过三倍;人均寿命增加了11年,达到75岁;失业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目前为4.8%;极端贫困几乎已被消除。关于GDP的增长,专家指出,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增速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其人均GDP增加了1.8倍,比发达国家高出1.7倍,比发展中经济体高出2.6倍。此次预测和分析显示出哈萨克斯坦在经济发展的显著成就,凸显其未来潜力。

https://ru.sputnik.kz/20250314/kazakhstan-voydet-v-gruppu-stran-s-vysokim-urovnem-dokhodov---eabr-51613163.html

3.普京表示愿意在北极开展平等合作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3月27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极对话区”国际北极论坛上表示,尽管当前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面临困境,但俄罗斯愿与所有愿意合作的国家在北极问题上展开合作。普京在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近年来,许多西方国家选择了对抗路线,终止了科学、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保护北极生态系统相关的对话也已中断。俄罗斯主张在北极地区开展平等合作,包括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保护、应对紧急情况,以及促进北极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开发。他补充说:“我们不仅愿意与北极国家合作,也愿与所有致力于维护地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并能够平衡长远发展决策的国家展开合作。”普京还批评了一些西方国家在气候和环保问题上的言行不一。他提到,一些国家的政界人士和政党领导人虽然口头上强调气候议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实际却采取了相反的行动。普京强调,“北极理事会”是为解决与生态合作、共同预防北极圈内紧急情况发生以及应对危机而设立的,但目前这一机制已经“退化”。他表示俄罗斯从未拒绝在这一框架内进行对话,北极地区对于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都在不断增长,但同时地区内的地缘政治斗争也在加剧。

https://www.interfax.ru/russia/1016988

4.乌兹别克斯坦再次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

据乌兹别克斯坦新闻网站Kun.uz 3月25日报道,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在2025年1-2月中,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出口额达42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2670万美元)增长57.3%;仅2月份的天然气出口额就达到202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570万美元)的3.54倍。与此同时,同期天然气进口额从1.667亿美元降至3580万美元,下降了6倍。其中2月份的天然气进口额下降至8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6.4倍。此外,2025年2月,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总产量为35亿立方米,减少了2.088亿立方米。2025年以来,天然气总产量已减少了4.2%。尽管天然气产量持续下降且供应短缺问题加剧,但出口量却在增加。这一现象引发争议。此前有报道称,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从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价值17亿美元,这一数字是2023年的2.4倍,也是2022年的6倍。同时,天然气出口收入增长了18%,达到6.28亿美元。然而,乌兹别克斯坦进口和出口天然气的价格并未公开,因此实际进出口规模难以评估。值得一提的是,五年前,乌兹别克斯坦官员曾表示,从2025年1月1日起,该国可能会完全停止天然气出口。

https://kun.uz/ru/news/2025/03/25/uzbekistan-snova-stal-netto-eksportyorom-gaza?ysclid=m8ubf7irft415374841




编译:吴岚

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01月25日。研究院旨在研究新时代亚欧地区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特色亚欧研究学科建设,打造全国及全球欧亚-亚欧研究学术共同体,构建跨学科学术研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应有贡献。研究院挂靠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现任执行院长为许勤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