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 欧亚观察

亚欧观察 | 第二十九期

发布时间:2025-02-1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
  

1.土库曼斯坦总统指示在2025年加快“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据土库曼斯坦门户网2月9日报道,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政府会议上提出加大“加尔金内什”气田开发力度和加快“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TAPI)”天然气管道建设的任务。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称,正在实施的能源政策有利于土库曼斯坦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计划在2025年实现该行业的现代化,以确保向国内外消费者稳定供应天然气。总统指示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综合体的生产能力。土库曼斯坦2015年开始建设TAPI天然气管道,该管道每年将从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向巴基斯坦和印度输送330亿立方米天然气,全长超1800公里。土库曼斯坦国有能源企业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公司(Turkmengaz)已经完成了境内214公里路段的建设,并为投产做好了充分准备。天然气管道项目阿富汗阶段的实际建设工作于2024年12月初启动。

https://www.turkmenistan.ru/ru/articles/48184.html

2.阿利耶夫批准了与俄罗斯关于南北运输走廊的协议

俄新社2月11日讯,据阿塞拜疆总统新闻处报道,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批准了阿塞拜疆与俄罗斯关于南北运输走廊的协议。报道称,阿塞拜疆共和国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签署了“关于批准阿塞拜疆与俄罗斯合作发展南北国际运输走廊过境货运的协议”这一法令。正如阿塞拜疆数字发展与运输部长拉沙德·纳比耶夫所述,该协议确定了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和过境运输的合作条款,其目的是提高运输连接的效率并增加南北运输走廊西线的潜力。该协议将促进铁路货运量的增长,并确保货运量的增长与铁路运输基础设施发展之间的平衡。据悉,截至2024年11月底,南北运输走廊西线(经阿塞拜疆领土)的货运量增加了31%。在2023年达成的《2024-2026年过境货运行动计划》框架内,已采取措施加强有形基础设施,提高运营效率,改善监管框架,应用创新方案,并将途经阿塞拜疆领土的国际运输走廊数字化。

https://ria.ru/20250211/aliev1998656730.htmlhttps://az.sputniknews.ru/20250211/aliev-utverdil-soglashenie-mezhdu-azerbaydzhanom-i-rossiey-po-mtk-sever-yug-470497496.html

3.普京与特朗普进行了电话会谈

据俄罗斯总统网2月12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举行了电话会谈,通话时长将近一个半小时。两国元首讨论了有关俄美公民交换的问题。特朗普保证,美方将履行所有已达成的协议。双方讨论了乌克兰问题的调解。特朗普主张尽快停止军事行动并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普京则提到解决冲突根源的必要性,赞同特朗普关于可以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乌克兰危机长期解决的观点,支持特朗普提出的关键主张,即两国合作的时机已经到来。会谈还涉及中东局势的解决、伊朗核计划以及俄美经济关系等议题。此外,普京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表示愿意接待美方官员,就共同关切的领域开展工作,包括乌克兰问题的解决。两国元首在通话中同意继续个人联系,包括组织面对面会晤。

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76259

4.乌兹别克斯坦计划到2030年将“绿色”能源的比例提高至50%以上

乌兹别克斯坦卫星社2月11日援引总统新闻处报道,乌兹别克斯坦计划到2030年将“绿色”能源的比例提高至50%以上。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召开的讨论核能领域当前工作和未来优先任务的会议上对此进行了讨论。据悉,该国正利用各类能源以满足人口和经济部门日益增长的需求。除传统发电设施外,近年来约4吉瓦可再生能源投入使用,使“绿色”能源在全国能源结构中占比增至16%。声明中指出,未来五年,计划新增2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这将使绿色能源发电量达到640亿千瓦时。目标是到2030年将绿色能源占比提高到50%以上。随着数字技术、电动汽车、电子产品、人工智能、采矿业等行业的发展,全球能源需求激增。传统化石燃料正逐渐让位于可再生能源。如今,可再生能源已占全球发电总量的42%。核能被视为维持长期能源产能的最佳选择。乌兹别克斯坦凭借本国铀储备,计划建立长期能源基地,并已制定了建造低功率反应堆的项目。报道称,总统强调需为未来核电站及行业整体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并要求严格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他指出,此类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https://uz.sputniknews.ru/20250211/uzbekistan-atomnaya-energetika-razvitiye-47917941.html

5.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拓展贸易合作

据“今日哈萨克斯坦”2月11日报道,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企业家经贸洽谈会在阿斯塔纳举行,双方签署8项合作协议,涉及油气贸易、物流运输、农业等领域。此次会议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组织,中方代表团包括中信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化集团等32家知名企业代表。访问期间,中哈政商界人士深入交流,挖掘油气贸易、清洁能源、电子商务等重点合作领域的发展潜力。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在致辞中表示:“尽管2024年全球局势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仍展现强劲增长活力。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地,也是中国的友好伙伴。建交33年来,两国互信与合作已达最高水平。”据他介绍,2024年中哈贸易额同比增长8%。哈萨克斯坦“阿塔梅肯”国家企业家协会主席巴塔洛夫表示:“如今哈萨克斯坦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和重要参与者。我们致力于为外国投资者营造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并支持本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他强调,当前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前五大投资来源国。在“中国-中亚”国家元首峰会前计划与中国贸促会联合举办第二届商务理事会会议,并与中信集团及东莞市政府共同组织中哈商务论坛,旨在扩大双边经济合作并建立新商业联系。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强调了即将举行的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出双方在促进贸易和投资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建议双方深化经济合作,为双边贸易增长开辟新的空间、刺激投资并构建新型供应链。

https://www.kt.kz/rus/ekonomika/kazahstan_i_kitay_rasshiryayut_torgovoe_i_promyshlennoe_1377974184.html




编译:吴 岚

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01月25日。研究院旨在研究新时代亚欧地区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特色亚欧研究学科建设,打造全国及全球欧亚-亚欧研究学术共同体,构建跨学科学术研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应有贡献。研究院挂靠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现任执行院长为许勤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