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大国外交、亚欧动态与边疆安全 | 第四十二期
大国外交
习近平致电祝贺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登基20周年
2024年10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祝贺他登基20周年。习近平指出,西哈莫尼国王登基以来,为柬埔寨和平稳定、发展振兴、国际交往作出重要贡献,长期致力于弘扬中柬传统友谊。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中柬命运共同体进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不断走深走实,“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柬人文交流年”办得有声有色,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习近平强调,中柬是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铁杆朋友。我高度重视中柬关系发展,十分珍视同柬埔寨王室的传统友谊,愿同西哈莫尼国王一道努力,加强对两国关系的战略引领,推动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结出更多硕果。(来源:外交部)
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就中赞建交60周年互致贺电
2024年10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习近平指出,建交60年来,中赞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坚持真诚友好、携手共进。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有力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今年9月,希奇莱马总统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我们就两国关系未来发展作出重要战略指引。习近平强调,我高度重视中赞关系发展,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弘扬传统友好,坚定相互支持,加强全方位合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携手推进各自国家现代化事业,不断夯实中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更加紧密的中赞命运共同体。希奇莱马表示,建交60周年是赞中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两国建立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繁荣基础之上的伙伴关系,为各自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坦赞铁路、下凯富峡水电站等合作项目成果斐然。赞比亚将继续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同中方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愿同主席先生一道,共创美好未来,推动赞中全天候友谊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来源:外交部)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
2024年10月2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芬兰总统斯图布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芬兰是最早一批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同中国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的西方国家。建交以来,中芬始终友好相处、互尊互信,树立了国与国之间超越历史、文化、制度差异,平等交往的典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在此背景下,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更显独特价值,值得倍加珍惜和发扬光大。中方愿同芬方一道,加强战略合作,弘扬友好传统,将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向前进,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新贡献。习近平强调,中芬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芬务实合作起步早、成果多、潜力大。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这将给中芬两国合作以及全球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欢迎芬方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拓展绿色转型、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合作,构建新时期两国互利合作新格局。中方愿同芬方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决定将芬兰列入单方面免签政策范围,欢迎更多芬兰朋友来华经商、旅游、留学。习近平指出,中芬两国都爱好和平,都倡导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中方愿同芬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治理等问题的沟通和合作,携手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明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希望芬方继续为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中芬关系、中欧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斯图布表示,我非常高兴在就任总统不久后访华,时隔14年再次同习近平主席会面。从那时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中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成就。建交74年来,芬中始终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平等对话,双边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丰硕成果。芬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共同庆祝好明年建交75周年,密切高层交往,扩大人文交流,深化经贸、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务实合作。芬方赞赏中方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赞赏习近平主席为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全球性挑战提出的重大倡议理念,重视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影响以及发挥的稳定性、建设性作用,愿同中方加强多边沟通协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欧中经济紧密相联,“脱钩断链”“新冷战”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芬方愿为推动欧中关系顺利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表示愿同包括芬兰在内的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继续为推动和平解决危机发挥积极作用。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教育、水利、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农食产品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双方发表《关于推进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工作计划(2025-2029)》。会谈前,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斯图布和夫人苏珊娜举行欢迎仪式。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礼兵列队致敬。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芬两国国歌。斯图布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当晚,习近平和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斯图布夫妇举行欢迎宴会。王毅参加上述活动。(来源:外交部)
习近平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就中阿建交40周年互致贺电
2024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阿两国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建交40年来,中阿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发展战略深入对接,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热络密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和协调。今年5月总统先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我同你达成重要共识,为下阶段中阿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我高度重视中阿关系发展,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40周年为新起点,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在更好造福中阿两国人民同时,为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穆罕默德表示,值此阿中两国建交40周年之际,我谨向习近平主席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和最良好的祝愿,祝两国不断发展、繁荣,在各领域开展更多合作。阿方始终致力于巩固和发展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造福两国人民。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同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穆罕默德互致贺电。李强表示,中方愿同阿方携手努力,以中阿建交40周年为契机,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同穆罕默德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丰富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穆罕默德表示,阿方愿同中方深化双边关系,加强各领域合作。(来源:外交部)
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2024年11月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斯建交75周年。经过四分之三个世纪的发展,中斯传统友谊充满活力,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实实在在惠及两国人民。我们决定将中斯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两国未来发展需要,将为双边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中方愿同斯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斯关系开启新篇章,迈向更高水平。习近平强调,双方可从4个方面持续推动中斯关系提质升级。一是深化政治互信。保持高层交往,加强战略沟通,坚持互尊互信、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二是拓展务实合作。用好新建立的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在新能源、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加强对接。中方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斯洛伐克投资,也欢迎斯方企业到中国开拓市场。三是促进人文交流。开展政党、地方、青年、智库、媒体沟通对话,用好孔子学院等平台,夯实中斯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中方决定给予斯洛伐克公民15天免签入境中国待遇。四是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双方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调,中方高度重视中欧关系。明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关系应该展现应有的成熟和稳定。希望新一届欧盟机构坚持中欧伙伴关系定位,采取积极、务实对华政策,妥善管控分歧,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菲佐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表示,斯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斯方反对任何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主张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此次我携包括多名重要内阁成员和企业家在内的庞大代表团访华,旨在表明斯方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意愿。感谢中方给予斯洛伐克公民15天入境免签政策,斯方支持便利两国人员往来,增进相互了解,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斯投资,在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斯方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愿同中方加强多边沟通协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全人类福祉。斯方愿同中方加强党际交流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欧盟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分歧。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习近平阐述中方一贯原则立场,赞赏斯方秉持客观、理性、公正态度,欢迎斯洛伐克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同中方一道,为劝和促谈发挥积极作用。菲佐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公正客观、富有建设性,斯方愿加入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同中方一道,为推动政治解决危机贡献力量。会见后,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王毅参加会见。(来源:外交部)
亚欧动态
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禁止联合国救援机构开展活动
以色列议会28日通过两项法案,禁止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开展有关活动。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色列议会当天以92票赞成、1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第一项法案,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明年在以色列开展任何活动或提供任何服务。以色列议会随后以87票赞成、9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第二项法案,将断绝以色列与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官方接触。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以色列议会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以及根据国际法应承担的义务。拉扎里尼强调,以色列此举只会加深巴勒斯坦人特别是加沙地带民众的苦难。据巴勒斯坦通讯社28日报道,巴勒斯坦总统府发言人鲁代奈当天对以色列的立法决定予以谴责,强调以色列此举违反国际法,是对联合国决议的挑战。鲁代奈表示,此举不仅针对难民,而且针对联合国和全世界。近东救济工程处成立于1949年,主要负责向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注册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教育和医疗等服务。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该机构在向加沙地带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以色列一直称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地带的工作人员中有人与恐怖组织有联系。今年4月22日,联合国一个独立小组发布一份最终调查报告,指出以色列尚未提供证据证明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与恐怖组织有牵连。(来源:光明网)
黎巴嫩真主党新领导人称将延续战争策略
黎巴嫩真主党新任领导人纳伊姆·卡西姆30日表示,他将继续其前任纳斯鲁拉的战争策略,支持加沙前线。卡西姆29日被任命为真主党新任领导人。他30日在其上任后的首次电视讲话中说:“我的工作计划是纳斯鲁拉在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等所有领域的计划的延续。”卡西姆强调,支持加沙对于对抗以色列在该地区构成的威胁至关重要。他还说,伊朗一直在支持黎真主党,这一点不需要隐藏。卡西姆同时承认,纳斯鲁拉遇刺对真主党造成了影响,但他重申该组织有能力填补所有空缺职位。根据黎巴嫩公共卫生部2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自去年10月初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已在黎巴嫩造成2792人死亡。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不时相互袭击。今年9月17日黎巴嫩发生通信设备爆炸事件后,黎以冲突陡然升级。以色列持续空袭黎首都贝鲁特南郊等地,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9月27日在空袭中丧生。(来源:新华网)
希腊向德国提出二战赔款问题再遭拒绝
希腊领导人30日会见到访的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希方在会谈中提出二战赔款问题时遭德方拒绝。据希腊媒体报道,希腊总统萨克拉罗普卢和总理米佐塔基斯30日分别会见施泰因迈尔,提及二战赔款问题。萨克拉罗普卢说,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希腊人民非常重要。米佐塔基斯表示,对希腊而言,战争赔款问题仍待解决,“我们希望在某个时候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据希腊官方通讯社报道,针对希腊领导人提出的战争赔款问题,施泰因迈尔回应称,从法律上讲,这个问题已经结束,但德国仍致力于履行其历史责任。报道说,在会谈中,双方领导人还就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以及移民等问题展开讨论。应希腊总统邀请,施泰因迈尔29日抵达希腊北部港口城市塞萨洛尼基开始为期三天的访问。施泰因迈尔当天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大屠杀博物馆,并与两名纳粹集中营幸存者进行交谈。他将于31日前往克里特岛参观二战期间发生屠村惨案的坎达诺斯村和集中营。希腊议会2019年4月17日通过决议,正式要求政府向德国寻求战争赔偿。虽然决议没有提及具体索赔金额,但2016年希腊一个专家委员会曾估算,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给希腊造成了总共超过3000亿欧元的损失。二战后,德国曾向希腊赔偿1.15亿德国马克。2018年施泰因迈尔对希腊进行访问期间,就纳粹德国在战争中犯下的暴行向希腊道歉。(来源:新华网)
俄朝外长级磋商表示将推动关系再上台阶
俄罗斯外交部2日在其网站发布声明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到访的朝鲜外务相崔善姬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战略磋商,双方将坚定致力于全面落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确保双方传统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声明说,拉夫罗夫与崔善姬就发展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继续开展两国外长级战略磋商以及两国外交部门各层级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朝中社2日发布有关两国外长级战略对话的新闻公报。公报说,战略对话期间,朝俄就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双方对当前国际局势作出一致评估,认为朝鲜半岛、东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及其追随势力的挑衅行为。公报说,俄方对朝方为遏制美国及其盟国侵略政策、确保地区和平稳定所采取的措施表示完全支持。双方还一致同意继续进行部长级战略对话等对外政策部门的各层级对话。(来源:新华网)
主要产油国宣布延长自愿减产措施至12月底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3日发表声明说,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将原定11月底到期的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12月底。声明说,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8个“欧佩克+”成员国决定延长自愿减产措施。声明未提及8国是否将于明年1月开始回撤这部分减产力度。声明说,8国重申了完全遵守自愿减产目标的决心,今年初以来产量超出配额的相关国家将在2025年9月之前完成补偿性减产义务。上述8国最初于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今年6月初,8国宣布将这部分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9月底,并于9月初决定再次延长至11月底。(来源:新华网)
乌克兰危机
外媒:俄核演习在敏感时刻向西方发出警告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9日主持了一次核训练演习,其中包括弹道导弹试射,这一举动被广泛视为在持续的乌克兰战争中展示武力的尝试。报道称,普京威胁使用核武器已成为这场战争的背景主题,29日的核演训正值特别微妙的时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出的所谓“胜利计划”并未得到盟友的热烈支持,他恳求盟友允许基辅使用西方提供的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腹地,但目前尚未得到回应。普京29日誓言将继续升级俄罗斯的核武库。他特别表示,俄罗斯将投资开发新一代核潜艇、远程轰炸机和机动式导弹发射器。据报道,自俄乌冲突发生后,普京多次利用军事演习来凸显该国的核实力。军事分析人士表示,他之所以强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在向国内民众提供保证的同时阻止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更先进的武器。克里姆林宫曾多次暗示,西方国家向乌提供更先进武器增加了与俄罗斯直接对抗的风险。乌克兰驳斥了这种担忧,称其是虚张声势。另路透社莫斯科10月29日报道,俄罗斯29日试射了飞行数千英里的导弹,以模拟对敌人首次打击的“大规模”核反击。报道称,演训发生在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俄罗斯几周以前向西方发出信号,如果美国及其盟友允许基辅向俄罗斯腹地发射远程导弹,莫斯科将作出回应。俄罗斯官员称,这场持续两年半的战争正进入最危险阶段,西方正在考虑如何帮乌克兰支撑局势,而俄罗斯军队正在向乌克兰东部推进。自冲突发生以来,普京向西方发出了一系列尖锐的信号,包括改变俄罗斯在主要核条约上的立场,并宣布向邻国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导弹。乌克兰指责俄进行核讹诈,北约表示不会被俄罗斯的威胁吓倒。9月,普京批准修改官方的核理论,扩大了莫斯科考虑使用核武器的条件范围。根据这些变化,俄罗斯将把任何由核大国支持的非核国家对它的攻击视为对俄联合攻击——这是对美国不要帮助乌克兰使用常规武器深入打击俄领土的警告。报道称,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在战争期间没有看到俄罗斯的核部署态势发生变化。但据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称,美国在2022年非常担心俄罗斯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曾警告普京使用此类武器的后果。(来源:参考消息)
泽连斯基:西方媒体泄露保密信息
据塔斯社10月30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西方媒体泄露基辅向华盛顿索要美国“战斧”导弹的消息,而这是保密信息。报道称,泽连斯基在为北欧媒体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当我请求他们(西方盟友)在‘胜利计划’框架内提供远程武器时,他们告诉我,这是升级(局势之举)。你们看,现在媒体说,乌克兰想获得大量导弹,比如‘战斧’。但这是乌克兰和白宫间的保密信息。如何理解这些报道?这意味着,伙伴间没有秘密可言。”这段视频发布在泽连斯基的“电报”频道上。报道提及,美国《纽约时报》早些时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泽连斯基提议的计划中包含向乌克兰提供射程约24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的非公开内容,美国官员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满足的要求”。泽连斯基无法说服华盛顿就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罗斯腹地作出决定。(来源:参考消息)
卡德罗夫:俄已就车臣军校遭袭对乌军进行报复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30日,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俄军当天对位于基辅的乌军总参谋部建筑发动袭击,此举是俄方就车臣共和国一军校日前遭袭进行的报复。30日,卡德罗夫发文称,“我昨天说过……我们不需要等待太久。今天已进行报复。”他表示,俄军当天凌晨对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位于基辅的无人机系统指挥中心进行打击。29日飞往古德尔梅斯的无人机就是由该中心进行指挥的。据此前报道,卡德罗夫29日发布消息称,当天车臣共和国古德尔梅斯一所军校遭无人机袭击起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他还表示,将对此次袭击进行报复。俄新社等多家俄媒30日报道称,乌克兰首都基辅当天拉响防空警报并传出爆炸声。一名乌最高拉达前议员称,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位于基辅的一栋建筑,因俄罗斯无人机残骸坠落受损。(来源:中新网)
美国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4.25亿美元军援
美国政府11月1日宣布,将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4.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根据美国国防部当天发布的清单,这批援乌武器包括防空拦截武器、“毒刺”导弹、“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弹药、“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弹药、陶式反坦克导弹等。相关资金由总统拜登行使总统行政权力直接批准,相关武器从美国国防部库存中调取。根据美国国防部声明,这是自2021年8月以来,美国国防部第69次调取援乌武器。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拜登政府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价值约60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来源:新华网)
波兰外长:拒绝向乌提供无偿军援
据塔斯社11月1日报道,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在波兰卫视台的直播节目上说,波兰不应无偿向基辅提供军事援助,必须以贷款形式提供。这位外交官说:“我国政府刚刚向基辅提出了有关军事贷款的新建议。从一开始就可以这么做了:请从波兰工厂赊购武器,在战争结束后,在你们重建后,请偿还贷款。不过,我国政府直到现在才提出这个建议。”报道称,波兰总统杜达表示,自乌克兰爆发军事冲突以来,华沙对基辅的援助总额约为260亿美元,相当于本国GDP的3.3%。这其中包括价值50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军事物资。(来源:参考消息)
中国边疆
新疆兵团初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初步建立起以国家级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为引领,兵团级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团(镇)为骨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疆兵团新闻办10月31日下午举行“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发布会,介绍新疆兵团成立70周年以来“三农”发展成就。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天华介绍,截至2023年,新疆兵团累计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农业产业强镇11个;建设兵团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产业强团(镇)20个;培育兵团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6家;培育亿元产值连队占新疆兵团连队总数近三分之一。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汤峰介绍,新疆兵团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为抓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探索完善“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经营模式,主动融入新疆九大产业集群建设,牵头推进粮油、林果、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种业等新疆兵团重点产业链建设,带动产业提档升级。“下一步,我们重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培育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兵团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汤峰说。(来源:中新网)
我国“最年轻”自贸试验区活力涌现硕果累累
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成立一周年。作为我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西北沿边地区的首个自贸试验区,新疆自贸试验区在探索更大改革自主权方面下深功夫,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大片区立足各自功能定位,在这片179.66平方公里的改革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这里的速度和效率不一般。”新疆领先未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士光说,注册便捷让投资者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新疆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上“做加法”,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延伸政务服务触角,设立银行银政帮办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免费帮办……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注册效率,还为企业落地自贸试验区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尽管天气转寒,新疆天山南北各个铁路、公路口岸仍在高位运行,商人、游客往来频繁,来自上海、山东、安徽等地的汽车有序快速通关,源源不断西出国门。新疆启路汽车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书志介绍,企业自2023年11月落地喀什片区以来,已向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出口汽车超过1600台,且增速还在加快。海关南疆业务集中审核、枢纽型综合功能海外仓、出口汽车“一站式”办理……在喀什片区,30个创新举措带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喀什地区党委副书记李宏琪介绍,围绕产业发展、枢纽建设和环境打造三方面持续用力,喀什片区经营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招引落地企业3180家。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商事法律服务等需求快速增加。自2023年11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亚庭审中心设立以来,已有多起仲裁案件得到高效办理。今年8月22日,中国贸促会中亚调解中心落户新疆。新疆贸促会秘书长陈玉林说,积极引入国际权威争议解决机构,有助于新疆不断提高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务水平,以提供全链条、一站式、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截至今年6月,新疆自贸试验区的129项改革试点任务中,已有60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和积极进展。2024年上半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206.3亿元人民币,其中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占33%。新疆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轩表示,新疆将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和新疆区位优势的叠加作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