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亚欧观察 | 第五十五期
1.哈萨克斯坦总统提议支持中国人工智能倡议
据哈通社8月11日援引阿科尔达通讯社消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提议支持中国提出的创建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的倡议。
托卡耶夫在人工智能发展问题大会上表示:“中国提出建立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治理的多边合作方式,缩小数字鸿沟,发展人工智能伦理,并推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应用。我认为,中国关于建立这样一个组织的提议值得支持,我们应参与筹备工作。这符合我国利益。”
此前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政府建议成立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并初步考虑将其总部设在上海。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希望该组织能成为深化各国在创新领域合作、促进务实协作的平台,以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中国愿与有意加入该组织的国家讨论相关方案。
此前,总统曾表示,未来五年内哈萨克斯坦应成为数字化国家。他强调,制定人工智能法是一项迫切任务。
https://www.inform.kz/ru/prezident-predlozhil-podderzhat-initsiativu-kitaya-po-ii-356a85
2.欧亚经济联盟将建立统一交易市场
据吉尔吉斯斯坦卫星社8月11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经济与商业部欧亚经济联盟协调管理司司长卡内别克·乌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亚经济联盟将建立统一的交易市场。
据他介绍,这一议题将在即将在乔尔蓬阿塔市举行的欧亚经济联盟政府间理事会会议上讨论,预计该项目将在2030年启动实施。
卡内别克·乌鲁解释道:“这是一个有组织的平台,在这里商品按照透明的规则进行买卖,就像在商店一样,不过不是面向消费者,而是面向企业、工厂、农场主和贸易公司。”
他举例称,比如一位吉尔吉斯斯坦农民种植了10吨小麦,而俄罗斯一家面粉厂希望以合理的价格直接购买。双方无需通过中间商寻找彼此,而是直接进入交易所:卖方发布信息,面粉厂提交购买申请,价格将根据市场供求自动确定。交易所保证交易履行,确保双方资金和货物安全交付。
卡内别克·乌鲁补充道:“启动统一交易所将为欧亚经济联盟所有成员国制定统一规则,实现价格透明,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吉尔吉斯农民和俄罗斯买家的交易情况。灰色交易将减少,因为所有交易都会正式记录,同时还将有更多机会使用本币进行结算。”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法律基础,以及将在该平台上交易的商品清单。
https://ru.sputnik.kg/20250811/eaes-obschiy-birzhevoy-rynok-1095814772.html
3.俄媒报道阿拉斯加峰会或将成为新世界秩序的开端
据塔斯社8月16日报道,科隆大学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学教授克莱门斯·菲舍尔在接受瑞士《20分钟》报采访时指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会晤,表明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而欧洲在其中仅处于次要地位。据他称,这次峰会表明“新世界秩序”已开始形成,“欧洲人必须明白,在这种格局下,他们的利益充其量只是次要的”。这位专家认为,阿拉斯加会晤对俄美两国元首是一次成功,但对欧洲而言则是一次失利;会晤“并未如预期那样进行,也未如欧洲人所希望的那样进行”。
菲舍尔指出,峰会结束后,乌克兰和欧洲“空手而归”,而俄美两国领导人则“都有所得“。对普京而言,此次峰会意味着重返世界舞台;而特朗普则成功把美国的经济利益置于优先位置。他谈到了贸易增长和潜在投资,由此表明,比起乌克兰问题的解决,他更在意能给美国带来经济收益的交易。
8月15日,普京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一处军事基地举行会晤。双方交流持续约三小时,并多次变换形式:包括在前往主要会谈地点途中,在美国领导人的豪华轿车内进行的一对一“车上”会谈,以及小范围的‘三对三’会谈。俄方除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外参加了会晤;美方则有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和特朗普特使史蒂文·维特科夫出席。
此前,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联邦参议员娜塔莉娅·科西希娜认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会晤,可能会作为“阿拉斯加世界秩序”的开端被载入历史教科书。她表示:“俄罗斯始终对与所有愿意开展建设性对话的国家进行合作持开放态度。我相信,新世界秩序的开端将被写入历史教科书,并被称为‘阿拉斯加世界秩序’。”
https://tass.ru/mezhdunarodnaya-panorama/24797735
https://ria.ru/20250816/vstrecha-2035773843.html
4.《阿瓦扎政治宣言》的战略意义
据土库曼斯坦“黄金时代”8月14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内陆发展中国家会议上,通过了《阿瓦扎政治宣言》。宣言总结了2014—2024年《维也纳行动纲领》的实施成果,并为2024—2034年制定了新的战略议程。文件明确了开展共同努力的具体方向,强调在解决内陆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直接问题时,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宣言提出了更新版行动措施,以助力内陆发展中国家迈向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作为202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阿瓦扎行动纲领》的政治基础,宣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内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承诺。其任务范围并不限于过境运输,而是更加广泛,涵盖经济结构转型与气候变化等议题。宣言阐明了内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同时指出阻碍其发展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原因包括:地缘政治紧张、粮食与能源安全挑战、气候变化,以及导致进出口关税上升的高运输成本;所面临的核心挑战——缺乏直接出海口、远离全球市场、高昂的过境运输费用。文件中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工业化与经济多元化的必要性,以及实现对区域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宣言第二章详细阐述了《阿瓦扎行动纲领》的实施规划,并为2024—2034年内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确定了关键方向:结构性转型、科学、技术与创新,旨在实现经济多元化、尽量减少初级资源出口,并融入全球定价网络,强调引入现代技术对克服地理限制至关重要。
高企的成本和繁琐的程序阻碍了内陆发展中国家贸易领域的进展。简化贸易程序与推进区域一体化是消除障碍的最有效措施,尤其是建立区域贸易协定和统一市场,能够弥补这些国家远离全球市场的不利处境。过境、交通与互联互通同样是内陆发展中国家的核心议题。宣言提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十年”,表明国际最高层面对过境问题的重视。宣言强调,不仅要建设公路、港口等物理基础设施,还要提升数字连接。
文件特别关注“增强适应能力、提升对冲击的韧性、降低对气候变化与灾害的脆弱性”这一重要方面,以直接回应当今全球性挑战。多数内陆发展中国家位于干旱或多山地区,更易受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影响。基于此,宣言呼吁加强这些国家提升适应与韧性的能力。“实施手段”一项强调调动资金、技术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具体举措,如,建立区域农业研究中心,旨在强化粮食安全,提高农牧业部门的生产率。其任务包括提升农作物产量、研发环境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发展畜牧业。此外,设立“自由过境”问题高级别专家组,将有助于就消除内陆发展中国家最重要难题之一——过境壁垒——提出具体建议。
缺乏直接出海口的地理限制带来了繁琐的海关程序和高昂的贸易成本,阻碍了这些国家有效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也是《维也纳行动纲领》实施过程中遭遇的主要难题之一。作为应对,《阿瓦扎行动纲领》强调应依据自由过境原则,促进畅通、高效、经济可行的出海通道,并建议就此设立高级别专家组。专家组的工作包括简化与统一海关程序,并推动相关国际公约的落实。这一倡议将成为提升内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工具,也将服务于《阿瓦扎行动纲领》提出的目标——将这些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提高一倍。
总之,《阿瓦扎政治宣言》成为内陆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文件:它清晰界定了这些国家的特殊问题,并提出涵盖结构性转型、数字互联互通、气候变化与融资的综合议程。宣言在强调多边合作重要性的同时,向包括过境国、金融机构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在内的各方发出紧密协作的号召。总体而言,该宣言将作为未来十年推动内陆发展中国家实现深层次变革的关键行动指南。
编译:吴岚
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01月25日。研究院旨在研究新时代亚欧地区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特色亚欧研究学科建设,打造全国及全球欧亚-亚欧研究学术共同体,构建跨学科学术研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应有贡献。研究院挂靠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是中央统战部和教育部指导的校级研究机构,现任执行院长为许勤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