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亚欧观察 | 第三十四期
1.哈萨克斯坦创新产品总额在五年内增至2.4万亿坚戈
据哈通社3月17日报道,哈萨克斯坦总理奥尔加斯·别克捷诺夫在总结托卡耶夫总统过去六年执政成果的文章中表示,哈萨克斯坦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增加了IT服务的出口,在中亚国家居于领先地位。他表示,这是哈萨克斯坦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已深度融入各个领域,提高了效率并加快了发展步伐。目前广泛应用的数字项目包括“数字家庭卡”、“社会钱包”、幼儿园的“数字代金券”等。此外,还推出了QazaqLaw(法律助手)和国家语言模型LLM,正在开发“数字商业卡”等项目。过去五年里,哈萨克斯坦的创新产品总量翻了一番多,从1.1万亿坚戈增至2.4万亿坚戈。根据总统指示,在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哈萨克斯坦风险集团”风投基金,目标筹资额为10亿美元。该基金将优先投资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地区的创新项目。此外,Alem.ai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将于今年成立,这将促进哈萨克斯坦的数字化转型。据此前报道,哈萨克斯坦计划充分利用生产公共事业产品的企业。此外,哈萨克斯坦在六年内吸引了13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六年来,为补贴农工综合体政府拨款2.5万亿坚戈。与此同时,非原材料行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建筑行业表现出创纪录的增长速度。注:1人民币约合68.9坚戈
2.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如果不发展“绿色”能源供热,未来10年天然气需求将翻倍
3月17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召开视频会议,讨论供热问题。他指出,如果不增加供热系统中“绿色”能源的比例,未来10年内天然气需求将翻倍。他宣布,政府已拨款19万亿苏姆用于供热系统的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同时,乌兹别克斯坦创建了统一的供热公司负责全国各地的供热工作。此前,乌兹别克斯坦没有统一的供热管理体系,目前已有23家企业加入该公司。在未来5年内,集中供热覆盖率将从37%提高至58%。政府还计划提高公寓楼和社会机构的能源效率,9000栋住宅和社会设施将改为封闭式供热系统,这将使热损失减半,并使天然气消耗降低20%。住房和公用事业部长谢尔佐德·希多亚托夫表示,2016年之前,乌兹别克斯坦仅在塔什干、纳沃伊州和布哈拉州保持了集中供热系统。过去,大多数新建筑都允许安装双回路燃气锅炉,而节能问题未受到重视。近年来,政府加大了供热系统的发展力度,修建了锅炉房并为老旧多层住宅提供优质供暖。在“2030年前供热部门改革框架”内,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改造老旧锅炉房,更新供热管网;通过公私合营模式和国际金融机构支持,进行供热系统现代化改造;将集中供热覆盖率提升至58%,供热系统损耗从38%降至20%;推进封闭式供热系统,提高住宅及社会设施的能源效率;推动家庭和社会机构安装高效节能燃气燃烧设备,降低天然气消耗;建立能源服务市场等,以促进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此外,自6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将实施新的供热要求:所有新建和改造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和热泵;集中供热系统逐步转为封闭式系统。这些改革措施旨在减少天然气依赖,提高能源效率,并推动乌兹别克斯坦向绿色能源转型。注:1人民币约合1785.4苏姆
https://www.gazeta.uz/ru/2025/03/18/heating-reform/
3.俄罗斯计划到2035年将液化天然气产量增至1亿吨/年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3月21日报道,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谢尔盖·齐维列夫在能源部公共委员会会议结束后表示,俄罗斯计划到2035年将液化天然气年产量扩大至1亿吨,这将使俄罗斯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的份额达到20%。能源部消息称,俄罗斯国内市场消耗了该国开采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天然气,天然气普及率达到了74.7%,为世界最高水平。根据能源部数据,2023年国内市场天然气供应总量为5010亿立方米。到2024年底,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供应量同比增长4.3%,达5225亿立方米。这一指标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气普及。新闻称,俄罗斯石油行业也在积极发展,炼油行业的现代化改造正持续推进。到2024年底,轻质石油产品的产量已超过65%。
https://www.interfax.ru/business/1015856
4.欧亚经济联盟批准了关于有机产品自由流通的协议草案
据哈萨克斯坦卫星社3月21日报道,欧亚经济委员会工农综合体协商委员会批准了关于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有机产品认证程序的协议草案,该文件旨在确保此类产品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的自由流通。此外,委员会还批准了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关于发展石油和天然气设备生产领域合作的建议草案。在俄罗斯工商会组织的欧亚经济委员会代表与“五国”商界代表的会晤期间,欧亚经济委员会呼吁联盟国家的商业协会更加积极地利用支持工业合作的机制。欧亚经济委员会工农业综合体部长戈阿尔·巴尔塞吉扬在讲话中指出,在工业领域启动合作项目的财政支持机制,已成为当前一体化阶段的重要成果之一。他呼吁与会者积极参与这一新的超国家机制的实际实施。指出该机制为实体经济部门的企业提供了特别机会,旨在促进各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https://ru.sputnik.kz/20250321/eek-odobrila-proekt-soglasheniya-o-svobodnom-peremeschenii-organicheskoy-produktsii-v-eaes-51851060.html
编译:吴 岚
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01月25日。研究院旨在研究新时代亚欧地区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特色亚欧研究学科建设,打造全国及全球欧亚-亚欧研究学术共同体,构建跨学科学术研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应有贡献。研究院挂靠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现任执行院长为许勤华教授。